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才干咖 人气:2.17W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1

各位尊敬的领导们、评委们、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果果美术的一名老师,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有师爱的老师》。

在这里我想请教诸位,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她人的同时,自己是往往越来越少,而只有一样东西是越给越多,是什么?(进行现场互动)”对,我很赞成您的观点,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爱是付出,是自我牺牲。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也是必须要有爱的。老师的爱,就是师爱。师爱,比母爱少了一份宠溺,比友情多了一份沉稳,比爱情多了一份庄重严谨。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更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

我,是果果美术的一名教师,无论是这个职业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都倍感骄傲和自豪。因为”教师“这个称号,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20xx年3月15日走上岗位截止今天,已经工作了两年七个月零十天,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很多,如: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思路,与孩子相处,和家长沟通等等,但最重要的是,我理解到了一点: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孩子才能接受她的教育。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她,教师的存在呢?支撑着她的就是师爱。

”师爱“一词,听起来很伟大,很深奥,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在座的所有果果美术的老师们,你们都是有师爱的老师,你们的师爱,润物细无声:周一的例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这就是师爱的体现;周三的师资课,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老师在不断的学习进步,这就是师爱的体现;周四上午的评课,也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是师爱的表现;周四下午的大扫除,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师爱的体现。说的再详细一点,从每位老师讲起:郭老师,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我们在工作中的成长,是她师爱的体现,对孩子的每一句叮咛,是她师爱的体现,每一次弯腰捡起的纸片,都是师爱的体现;蒋老师,每次孩子和家长报名时,都毫不犹豫的说:”我们要报蒋老师的班!“因为你爱孩子,所以孩子选择了你,这也是师爱的表现;张老师,在我眼里是一位严格的老师,但说起学生,话语便滔滔不绝,每个孩子都在她心中,这就是师爱的表现;刁老师,对待学生,亦师亦友,平易近人,教学认真,这就是师爱的表现;赵老师,为了能教好孩子,不断学习,超越自我,这就是师爱的表现;尤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聊起孩子,眉目间流露出来的笑意,就是师爱的表现;马老师,通过严谨创新的课程,让孩子们在绘画中找到了成就感,这就是师爱的表现;王老师,在某个周末,果果的下巴磕伤了,还能坚持上好接下来的每一节课,这就是师爱的表现;徐老师,每个周末我都能在卫生间里看见她忙碌的洗着水粉班工具的身影,这也是师爱的表现……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鼓励和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一句善意的批评,想起孩子时流露出的笑容……这些都是师爱的表现,师爱流露于细微,随处可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不想说:让我们都做有师爱的老师吧!因为你们已经是一位有师爱的老师了。在此,我想问的是:你们愿意将师爱进行到底吗?愿意让果果美术充满师爱吗?如果愿意,请举手!

谢谢大家!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2

大家好:

一、爱学生——是教师职业之本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道德职业规范,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小学教师队伍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这六条基本准则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热爱学生体现了道德情感,其余各条主要是道德行为要求。

1、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的天职。

(1)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爱岗敬业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起码要求。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服务对象,爱学生。

(2)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的途径包括信息传递、组织指导、示范感召,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沟通学生和教师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有一份教师素质调查表明,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自己,在对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排位时,都将“热爱学生”排在首位)。

(3)历来的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作为为师之本。(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苏霍姆林斯基则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2、师爱的特点: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师爱是教师道德情感之本。它集中表现在:

(l)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因此,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教师要爱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是一视同仁,待之以爱,不能随教师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师爱”。由于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和成长环境,学生出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不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的原则,不能因家长的身份、地位左右自己的观点、态度。

(2)师爱是“严爱”,不是“溺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这种爱应“严慈相济”,就像人们比喻的那样,师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这也就决定了师爱应是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细心关怀的和谐统一。

(3)师爱既可“育人”,又可“交人”

师爱的职业收获就是育人。通过师爱这个桥梁,师生产生情感的交融、信息的沟通,行动的协同,在师生互爱、互动的交往中,教书育人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但是,师生的职业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双方都是具有情感和意志的人。

在长时间的职业交往中,双方会结成持久的、牢固的私人情谊。人们普遍认为,师生情谊、同学情谊是如同亲情、胜似亲情的人际情感关系。做教师辛苦,做教师清贫,但,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甘愿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如何做到爱学生

(l)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现。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涌起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

(3)体贴入微,严格要求(宽来相济)。教师要对学生体贴入微,更要严格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一是严而有“格”: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

二是严而有“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

三是严而有“恒”: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持之以恒,四是严而有“方”: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二、师生关系新理念——平等、民主、合作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的。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要点:

从人际关系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

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

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

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

没有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三、如何实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最迫切的是实行教育民主

“尊师爱生”长期以来一直是机构师生们的行为准则,但在实行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尊师”,而忽视了“爱生”。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应该是“互尊互爱”,或者说是“爱师尊生”。

学生上课可“插嘴”,这在西方国家根本算不上新闻,然而“上海东格致中学大胆革新教学方法,在刘大年老师的地理课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却成为《文汇报》1999年12月31日头版新闻。凡是去过美国读书的人都会深有感触地说:“美国的学生上课真是太自由了,学生不仅可以随时发言,而且还可以同老师辩论,老师和学生没有上下之分,而是平起平坐,充满着宽松和谐的气氛。然而在中国,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上课只能俯首帖耳,不能乱说乱动。学生上课要想发言,必须是在老师提问时,并经过老师的允许,否则,受校规处罚。某地一老师给一喜欢”插嘴“的学生在嘴巴上贴”封条“——用塑胶布将嘴巴粘住,令其无法张口讲话。这样的”今古奇观“也是算是中国教育的”特产“了。

2、最需要的是学会宽容。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实在令人深省:

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生活在敌意中,他学会的是斗争。

生活在宽容中,他学会的是耐心。

生活在勉励中,他学会的是自信。

生活在公正中,他学会的是正直。

生活在保障中,他学会的是信任。

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的是感激。

生活在认可中,他学会的是自爱。

生活在真诚中,他学会的是头脑平静地生活。

生活在接纳和友谊中,他学会的是在世界上寻找爱。

请反思一下:”您所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3、最真诚的是要学会与家长沟通

首先要肯定孩子,要及时告知孩子的进步

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联系。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家校互动。

其次是要用爱心和耐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要有一颗发自肺腑的,对学生充满热情的爱心,同时要有对学生足够的耐心。现在的孩子不管有什么事情,错的都是别人。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要有耐心,并且注意语言分寸。语言是能很好的驾驭批评的艺术,让这类家长了解孩子不对的地方,认识到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伤害,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出自真心在关心他的孩子,而不是在应付他,不是因为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让家长来收拾”烂摊子“。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进彼此的心灵,让交流和沟通更容易也更愉快。只有出自真心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和家长真正接受。

第三、学会倾听,体谅家长,是构建沟通的艺术桥

教师要善于聆听,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要有策略地向家长描述孩子的行为,巧妙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在描述孩子的行为时,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孩子是充满信心和关爱的,从而愿意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体谅学生,体谅家长。要注意场合,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注意语言的婉转,即要使家长能够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又要他能冷静的看待孩子的问题,为接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打好基础。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就不会出现林的师德事故)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最后我愿意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无私大爱厚积——追寻教育人生的体验性幸福性和谐性精神的有序发展